管道泵日常維護
作者:泵閥 來源:管道泵 發布時間:2025-08-19
管道泵是工業和民用領域中常用的流體輸送設備,其穩定運行離不開科學合理的維護。以下從日常檢查、定期保養、故障預防及特殊情況處理等方面,詳細介紹管道泵的維護方法:
一、日常運行中的檢查與維護
日常檢查是及時發現問題、避免故障擴大的關鍵,需在泵運行時和停機后分別進行:
運行中的實時監測
運行參數:通過儀表盤或控制系統,實時監控泵的進出口壓力、流量、電流、電壓等參數,確保在額定范圍內。若壓力驟降,可能是管道堵塞或葉輪損壞;電流過大,可能是電機過載或軸承故障。
聲音與振動:正常運行的管道泵應無異常噪音,振動平穩。若出現 “嗡嗡” 聲,可能是電機缺相;“摩擦聲” 可能是葉輪與泵殼摩擦;劇烈振動可能是聯軸器不對中、地腳螺栓松動或葉輪不平衡。
溫度:用手觸摸電機外殼和軸承部位,溫度應不超過 60℃(環境溫度 30℃時)。若燙手,可能是軸承潤滑不良、電機繞組短路或冷卻風扇故障。
密封情況:檢查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處是否泄漏。機械密封允許微量滲漏(每分鐘 1-2 滴),若成線泄漏,需停機檢修;填料密封泄漏量過大時,可適當擰緊壓蓋,但不可過緊,以免燒損填料。

二、定期保養(根據運行頻率制定周期,如每周、每月、每季度)
1. 清潔與外觀檢查
清理泵體、電機表面的灰塵、油污和雜物,確保散熱良好。
檢查泵體、管道連接法蘭的密封性,有無裂紋或腐蝕;螺栓是否松動,及時緊固。
2. 葉輪與流道檢查
停機后打開泵蓋,檢查葉輪有無磨損、裂紋或葉輪口環間隙是否過大(正常間隙一般為 0.1-0.5mm,超過標準需更換葉輪或口環)。
清理流道內的雜物(如泥沙、纖維),避免堵塞導致流量下降或葉輪損壞。
3. 電機與電氣系統檢查
檢查電機繞組絕緣電阻(用搖表測量,相間和對地絕緣電阻應≥0.5MΩ),低于標準需烘干或維修。
檢查接線端子是否松動、氧化,導線有無老化;控制開關、保護器是否正常工作,確保電氣安全。
4. 密封件更換
機械密封:若出現泄漏超標、彈簧失效或動 / 靜環磨損,需整體更換機械密封,并注意安裝時保持端面清潔、平行。
填料密封:定期更換填料(如石棉繩、聚四氟乙烯填料),更換時應分層纏繞,切口呈 45° 斜角,相鄰層切口錯開 120°,松緊度以泄漏量符合標準為宜。
5. 潤滑系統維護
軸承潤滑:根據泵的型號,定期加注或更換潤滑油 / 脂(如鈣基潤滑脂、機械油)。加注時需清理注油口,避免雜質進入;油位保持在油鏡 1/2-2/3 處,不可過多或過少。
若使用潤滑油,需定期檢查油質,若出現乳化、變黑或有雜質,應徹底更換,并清洗油腔。
三、常見故障預防與處理
故障現象 可能原因 預防與處理措施
無法啟動 電源故障、電機損壞、葉輪卡住 檢查電源電壓和接線;清理葉輪雜物;維修或更換電機
流量不足 管道堵塞、葉輪磨損、進口漏氣 清理管道和葉輪;更換葉輪;檢查進口密封,排除空氣
電機過熱 過載、軸承故障、散熱不良 降低負載;更換軸承;清理散熱片,檢查風扇
劇烈振動 聯軸器不對中、葉輪不平衡 重新對中聯軸器;校正或更換葉輪
四、長期停機后的維護
若管道泵需停用較長時間(超過 1 個月),需做好以下防護:
排凈泵內和管道中的介質,若輸送的是腐蝕性液體,需用清水沖洗干凈,避免內部腐蝕。
拆開泵蓋,將葉輪、泵殼等部件擦干,涂抹防銹油;軸承加注新潤滑脂,電機繞組烘干后封存。
關閉進出口閥門,做好泵體的防塵、防潮保護(如覆蓋塑料布),定期檢查設備狀態。
五、維護注意事項
所有維護操作必須在停機、斷電的情況下進行,確保安全。
拆卸和安裝部件時,做好標記(如葉輪方向、螺栓位置),避免裝錯。
更換備件時,選用與原型號匹配的正品零件,確保泵的性能穩定。
建立維護記錄臺賬,記錄每次檢查、保養的時間、內容及故障處理情況,為后續維護提供參考。
通過以上系統的維護措施,可有效延長管道泵的使用壽命,減少故障停機時間,保證其高效穩定運行。